其他
挑战“太空特产”,你敢吗?
共计40克的太空稻种
于2020年11月24日搭乘嫦娥五号登月
它们看过其它水稻从未看过的风景
穿越范艾伦辐射带,遭遇太阳黑子爆发
成为人类史上飞得最远的一批稻种
近观月壤一克,遥测星河万年
赴月“出差”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于2020年12月17日
一次性带回1731克月壤
这对月球演化的动力学过程
可能产生突破性的认识
如果你想知道
什么是“赴月太空稻”、“月球土特产”的话
学联君现在就带青研究
不少网友看到太空稻收获的喜讯
“皮”了起来:
“太空稻,好吃不?”
“去过月球的太空稻,想尝尝味道”
“吃了会变身么”
……
8个月前,一批共重40克的水稻种子跟随嫦娥五号航天器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在深空环境中历经宇宙射线的照射,顺利返回地球,“落户”到了广东。经过几个月的育种、移栽、播种等过程,“太空稻”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长成了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对成熟的水稻进行采样和收割,首轮种植圆满完成。
7月12上午嫦娥五号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3家科研机构共获得约17.4764克月壤
中山大学也获得了一份月球“土特产”500毫克月壤这意味着广东科学家即将启动对月壤的科学研究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赴月球“出差”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一次性带回了1731克月壤。
今年4月,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发布第一批月球样品信息,44个科研样品,共56.8812克月壤。随后全国有23家科研机构的37名使用责任人,提出85份申请。
今年6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召开第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中大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肖智勇作为使用责任人参加。最终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13家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对应21个样品,约17.4764克月壤。
“转移的过程我们经过前期筹备和研究,包括转移、交接、监控等流程,保障样品的安全。”肖智勇介绍,团队的目标是提取月壤中的因撞击形成的产物,并计划对月壤开展化学分析,希望研究其中的物质成分,从而分析月球的撞击过程和撞击历史等。
“旅月太空稻”,藏有大能量
“月球土特产”,微量却珍贵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